中国科学探险协会海洋科学考察专业委员会海启星科普基地揭牌大会成功举行

日期 Date :2021-04-28

发布者 :本站

浏览次数:4395次

海洋是人类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海洋科学考察是人类研究海洋的基础。海洋中能量与物质的分布与变异对气候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反过来气候变化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海洋动力、生态环境和海洋资源的演变。开展海洋的多学科综合考察研究已成为海洋科学乃至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重要前沿方向。

4月28日,中国科学探险协会海洋科学考察专业委员会海启星科普基地揭牌大会在广州番禺隆重举行。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杰,中国科学探险协会海洋科学考察专业委员会(海洋科考专委会)主任、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院长王东晓,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副主任王辉,国家海洋局南海调查技术中心主任王伟平,以及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广东省科协、市科协、广东海洋协会等领导出席。




李杰副主席指出,中国科学探险协会海洋科学考察专业委员会作为公益性学术交流平台,一直致力于为我国海洋科学考察研究发展做谋划、提方案,创新实践,海启星作为海洋科技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从事海洋科普的天然优势。海启星科普基地将为我国海洋科普事业发展提供示范作用,共同致力于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为实现海洋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共同发展贡献力量。




海启星科普基地负责人、海启星董事长林祖祥向出席揭牌大会的领导、嘉宾表示感谢,他表示,海启星是一家专注于海洋科技前沿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为海洋科考提供技术产品支撑,一直重视海洋科普工作。公司在海洋技术研究、海洋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海洋知识宣传推广等方面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海洋科普活动,未来将在科普基地的硬件和软件改进升级方面做出更多投入。




海洋科考专委会主任王东晓表示,作为海洋科考专委会第一批的科普基地,海启星科普基地将对推进我国海洋领域科普理论研究、科普人才培养和科普创新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王辉主任表示,希望海启星借此契机,在海洋技术和科普教育的基础上,将海洋科学考察、科普教育、与青少年海洋科学教育相结合,以推动我国海洋科考研究和科普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专家报告环节,海洋科考专委会主任王东晓作 “南海西沙海气相互作用研究十年发现”的学术报告,介绍了南海西沙海洋观测立体网络建设和海气相互作用研究的重要成果,强调了海洋科学考察对科学成果发现的重要作用。与会专家对科考区域、科考手段、潜标与岸基观测阵列、观测实验站网络建设、海洋科普的未来发展等进行热烈地讨论。李杰副主席、王辉主任、王东晓主任和林祖祥董事长共同为海启星科普基地揭牌。




海启星科普基地将充分发挥核心优势,开展海洋科学领域科普教育活动、海洋科考技术研究、人才培养、青少年实践创新活动等,在海洋科普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与影响。